“鉴于韩迎春同志能认真思考机场生产运营中的安全问题,善于发现并积极主动报告……给予1000元的安全奖励”。4月20日,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印发2018年度首份表彰通报,表彰战斗在一线的一名普通配电站电工,他叫韩迎春。
获奖绝非偶然
“韩迎春受表彰绝不是偶然,他平常的工作就非常踏实,而且勤于钻研、主动思考。”机场供电队队长韩小平说。2105年,韩迎春到供电队工作时间不久,看到单位档案检索仍处于手工操作状态,而且信息传递依然是纸质文件满天飞,就自主研发了机场供电OA系统,并在供电队率先启用,不仅做到了无纸化办公,还实现了多分支机构、跨地域的移动办公模式。凭此项研究成果,供电队获获得了2015年度“全国民航青年安全示范岗”荣誉称号。
2017年,机场供电监控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原方案需要铺设一条新的管线,不仅施工时间长,而且耗资巨大。韩迎春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只要更换两座变电所的两台交换机,用很短的一段数据线,就可以解决监控系统改造问题。果然,优化后的方案不仅操作性强,也省下了大笔开支,连施工单位也啧啧称赞:“这个方案改得好,省钱又省时!”
韩迎春大学专业学的是网络技术,也就是常说的弱电专业。但他目前却在合肥机场的35KV高压配电站岗位,属于强电专业。我问他,这一弱一强,属于不同的专业,觉得对口吗?他笑笑说:“确实要补充强电方面的知识,但是图纸都是一样的原理,不觉得陌生。”据他介绍,他平日闲暇时就喜欢自己研究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已经利用业余时间已经考取了“H3C认证路由交换网络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这次合肥机场改进门禁系统的安全性提升,就是运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提出了更加科学严谨的改进意见。
面对机场集团公司给予的通报嘉奖,韩迎春显得很平静。“这几年,集团公司给我们一线员工提供了宽松、包容的创新环境,也为我们开设了多种多样的技能培训课程,这才使我们有了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我来机场工作6年了,“创新”这个词已经成为纹在我信仰深处的‘刺青’,我特别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及研发的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效益。”
下一个目标:研发设备二维码
当我问起他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他显得很兴奋,“目前我正和同事们着手开展另一项技术创新,叫做“设施设备二维码录入系统哦!”据韩迎春介绍,供电队所需要的图纸和定值,会随着设备的增加,越来越多,每次查找都浪费很多时间,甚至一时半会还找不全、找不到。他就想,如果把设施设备的操作程序、维修记录、图纸内容等信息都存到一个小小的二维码里,然后把二维码贴到对应的设备上,一线工作人员在平日巡检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手机扫码,快速了解设施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了。“这就等于给每一台设备都办了张“身份证”,扫一扫二维码,设备的‘前世今生’都清清楚楚,可以大大提高一线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这项创新技术,目前韩迎春正和供电队的同事们一起攻关,“主要瓶颈是确保设备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当然这只是技术问题!”韩迎春对此信心满满。
人才成长有沃土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供电队所属的合肥机场分公司综保部经理梅震介绍了自己的“人才经”:“我们始终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综保部青年员工多,思维活跃、知识丰富、接受能力强,我们通过开展内外部培训、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QC小组、岗位练兵等活动,以师带徒、徒带徒、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方式,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带动了一线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有效调动了青年员工学技能、练本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员工队伍中形成了众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新局面。‘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我们的创新的成果都是来自一线的普通员工,创新的神秘感正在不断地被剥离,创新正在从一个人走向一群人,充分彰显了1+1>2的团体效应,大批青年员工走上了成长成才之路。”
(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公司:方明杨 卫莎莎)